作者:Lo Ping/換日線專欄我接觸過的很多外國人、或是在外國待過一段時間的人,都會說一句話:「台灣真方便!」 確實,尤其在台北等都會區,走沒幾步就有一家超商、一天 24 小時都有營業中的商店、餐廳,深夜也不怕餓肚子。看醫生也很方便,花少少的錢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醫療照顧⋯⋯。這些,都是許多國家、甚至進步的已開發國家所沒有的。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台灣是不是「方便」過了頭?我們都知道,「自由」是建立在不妨礙他人同等自由的前提下,個人運用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資源(如財產),從事一切活動的權利。在提倡「自由」的國度,只要不違反法律、危害旁人,不干涉別人的隱私,就不應當過度禁制;反過來說,自由也有其限度,如不該侵犯到他人的自由等。 同樣道理,如果所謂的「方便」,是建立在他人的「不方便」上,那麼這個「方便」很可能就變成了「隨便」。 而現在的台灣,在很多地方,好像都已經「方便過了頭」,「只要我方便就好、管別人怎樣」,也造成種種負面的效應:駕駛人和執法者們的「方便」,造成交通亂象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開車或騎機車的人,不管路上是否為黃線,甚至是紅線、公車站、消防栓、並排⋯⋯都會「直接給他停下去」。 在紅黃線上停車,會不會擋到路?會不會影響交通?會不會妨礙其他人員的進出?「沒差,停一下而已,反正我方便就好。」 那麼我們的執法單位在幹嘛呢?執法單位在很多時候,往往「不告不理」,定期巡視拍照、拖吊之外的時間,就放著不處理;或者因為「方便拼業績」,在某區直接拖吊了一整排黃線停車就收工,但隔壁不過一條馬路停在路口紅線、醫院門口、消防栓旁的汽車,卻放任不管。 親眼見過多次這樣情況的我,有次詢問過在執法單位的朋友。有人說:「有做就好,偶爾給民眾方便一下沒關係、民眾也可以檢舉啊」;有人則說:「要是抓太兇,會變成輿論攻擊的目標,被人家說『擾民』。」在這樣駕駛、執法單位都「方便就好」的心態下,難怪各都會區不論蓋了幾條捷運、高鐵通過幾個城市,交通情況都沒辦法顯著改善。難怪在國外問人「哪裡好停車」時,當地人都會告訴你公共停車場的距離,或是建議你改搭捷運;反觀如果在台灣問同樣問題的話,許多台灣的駕駛都會有「私房停車點經驗談」,熱心地告訴你「哪裡不用錢、警察不會抓」。 路人們的「方便」,建立在清潔人員的辛苦上再來看看台灣的街道、公共環境,為什麼常常會如此的骯髒?明明幾乎每天都有垃圾車,每天都有清潔隊員打掃街道⋯⋯但是路上總還是有垃圾、菸蒂,總是看起來很骯髒。 是清潔人員太懶散、沒做好工作嗎?絕不是。好幾次我都看到,辛苦的清街人員在一小段街道上,就清理出了整整一車的垃圾和廢棄物,但是到了晚上路上又開始顯得同樣髒亂——明明垃圾桶就在不遠處,但是一堆人就是要把垃圾隨處往地上丟;或是明明家中社區就有固定收廢棄物的時間,卻還是要把垃圾丟到街道上或公用垃圾桶中。 這也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做比較方便」,所以城市街景不管再怎麼清潔,看起來永遠都是髒的。同樣道理,包括超商店員、醫護人員、基層服務人員⋯⋯等,常常要為人們的「方便」付出辛勤的勞力。但在「視方便為理所當然」的價值觀下,他們的付出往往沒能得到應有的報酬。 「方便就好」的選民,養出「隨便就好」的政治人物上面講的,是比較生活面的例子。如果進一步討論這個「方便就好」的價值觀,其實有更深層的影響:例如,用上面同樣的角度,想想政治人物。為什麼台灣有那麼多的政治人物,總是喜歡做表面的「政績」,或者光在電視上講些冠冕堂皇、批評抹黑對手的話,卻不願意真正深耕、了解民眾的需求,提出審慎的政見?因為這樣比較「方便」說服「愛方便」的台灣人。怎麼說呢?好比台灣的土地那麼小,私人載具持有率居高不下、大眾交通使用率沒有飽和的情況下,各都會縣市鄉鎮,每年卻還是有一大堆新的硬體公共建設、交通建設在剪綵、開工。 然後就算講「軟實力」,卻還是硬體思維:文創要有「文創館」、新創要有「新創特區」、藝術要有「藝術中心」、網路要有「軟體園區」⋯⋯不管建成之後有沒有人使用、會不會變成「蚊子館」,反正就是先造再說。 為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為「軟體」的建設(教育扎根、文化扎根、培養人才、產業轉型改革規劃⋯⋯)往往需要長期經營,短期內看不到明顯成果、也沒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形體。因此就算花時間花力氣長期做下去,往往也沒有辦法換成選票。為什麼會沒有選票?那是因為儘管有越來越多的公民團體,開始認真監督政治;仍有許多選民還是抱著「方便就好」的心態:除了投票日前那幾天看看候選人誰有名、「政黨又正確」、誰「看起來有做事」,作為投票依據(或根本懶得投票)之外;平常並不會真的關心公共政策的推展,選完之後也懶得花力氣去監督、研究、比較政策。如果像這樣「方便就好」、憑印象投票的選民越多,政治人物自然「隨便當當就好」:只要言詞漂亮或辛辣到能上媒體,只要開出「人人有獎」的福利政策支票,只要做看得見摸得著的「大投資大建設」⋯⋯往往就能當選或連任、延續政治生涯。 這樣,誰還會真的為人民長遠的未來著想?誰還想把時間都花在默默做事、仔細規劃真正對台灣有利的政策上?「方便就好」的媒體和評論,造就的悲劇最近,台北駐大阪經濟辦事處處長,因有人散布不實謠言、加上新聞媒體不求證真實性就引述假新聞,造成辦事處處長受不了輿論壓力,不幸輕生。也造成後續許多關於「假新聞」的討論。這件事情,再次突顯出台灣所謂的「新聞媒體」和「網路輿論」,同樣「方便就好」、卻造成他人傷害的嚴重問題:身為「公眾媒體」的基本條件,不是除了應扮演協助民眾監督政府的「第四權」角色外,還要當個「守門人」,至少查證刊載報導的真實性嗎? 怎麼可以那麼「隨便」的報導出來,事後再來說是「因為網路散布假消息」,藉此撇清責任? 而媒體會墮落到「方便」就好,不也是因為不論內容有沒有查證、報導有沒有依據,只要標題夠聳動、情節夠狗血,就有人源源不絕地貢獻點閱率嗎? 又,當媒體已經失去作為「媒體」的資格,人們在痛罵媒體、記者的同時;不少人不也是「方便就好」,未加查證、思考就轉述謠言,甚至以錯誤的訊息大發評論,因此而成為「假新聞」的共犯?台灣,或許是真的是個「方便」的寶島沒錯,但建議我們也能多想想,因為「太過講求方便」,所造成的種種問題。 追求「方便」是人的天性,但如果大家能在「給自己方便」的同時、也能多替「別人的方便」著想,那麼台灣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台灣,是不是「方便」過了頭?》,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聯閱讀】 「便利商店文化」:引以為傲的「方便」背後,可曾想過你我失去了什麼? 美國同學:「我們還真沒什麼食物文化,方便就好。」──「美式」速食店遍佈全球,背後的「文化」是什麼?作者簡介:Lo Ping。大學畢業後有幸拿到澳洲打工簽,在澳洲待了將近一年,在語言學校待了四個月,認識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也學到了他們國家的很多事情。在澳洲的這段時間,自己有了很大的改變,希望有朝一日能再踏上澳洲的土地,也希望有幸能再跟各國的朋友們見面。更多論壇文章 高雄市長選舉 吳敦義的生死門 「妳是小公主,那我是什麼?」一個母親痛苦的矛盾 為什麼每次選舉他們都跟我們說:高雄不能輸 成大醫院砍殺事件淺談公務員霸凌黑數 先把「省錢」放到一邊,你該學習的是這兩個字 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hndlbrfv8433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人柯以柔3號才開心慶生,她和丈夫郭宗坤離婚訴訟,4號首度開庭,傳出柯以柔開庭結束後,在法院走廊痛哭10分鐘,外傳柯以柔在庭上,指控丈夫曾在家失控摔東西,郭宗坤嚴正否認,說只有擁抱的抱,沒有暴力的暴,希望挽回兩人婚姻。藝人柯以柔3號才剛過39歲生日,臉書上PO出和好友的慶生照,笑容燦爛,還說此時此很幸運,但文中也提到原本逢九不過生日,因為今年很不順,沒想到隔天首度出庭與老公郭宗坤的離婚官司,就驚傳在法院走廊暴哭10分鐘。電訪郭宗坤vs.記者:「目前還是希望就是婚姻繼續維持下去嗎,對因為基本上(外遇)根本就不是這樣的事情,不是事實嘛。」力保兩人婚姻,郭宗坤說他一直想挽回,但先前被周刊拍到和女員工過程甚密,質疑有小三,讓柯以柔堅持這婚離定了,在今年2月提出訴訟,這次出庭郭宗坤強調他沒有外遇,從沒有想過要離婚,而他的臉書也時常PO出和小孩的互動。郭宗坤vs.女兒:「寶貝你拿那一包要幹嘛,我...妹妹在幫我拿東西,你們要去哪裡呢,我要去買菜。」影片中孩子笑得好開心,夫妻兩結婚6年,生了三個孩子,如今婚姻觸礁,儘管兩人關係降到冰點,但郭宗坤個人臉書上,仍不忘祝孩子的媽生日快樂,對於外傳柯以柔表示,先生過去曾情緒失控,在家摔東西,疑似有家暴情況,對此他也透過臉書喊冤,甚至大動作PO文,說對於不實報導,將全力反擊,已交由律師跟法官,更在底下留言說只有家抱沒有家暴,否認施暴。藝人柯以柔:「非常謝謝大家,很關心我,然後幫我加油,不會到強顏歡笑啦,你們太嚴重了。」走過婚因低潮,當時柯以柔好不容易嶄露笑容,這次再度因為離婚官司,孩子的監護權問題崩潰痛哭,但結果還沒定論,法官決定擇期再開庭。更多 TVBS 報導柯以柔離婚開庭 法庭外崩潰大哭10分鐘 柯以柔離婚官司10月開打!郭宗坤求和:希望能協調 不放監護權!柯以柔婚變拖戲 郭宗坤:孩子最可憐


hndlbrfv8433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少子化浪潮影響收養意願,收養諮詢電話數五年減少四成,孩子找家更困難。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表示,在少子化的浪潮下,大家不想生也不想養,這幾年真的是收養服務的黑暗時期,收養意願降低直接的影響就是孩子的等家期間變長,愈來愈龐大的安置照顧支出也成為沉重的壓力;因此,再度發起「助我長大,幫我找家」出養兒童生活照顧基金募集計畫,期待能號召二千位愛心助養人集資一千五百萬元,邀請大家一起為這群孩子們搭建暫時的避風港,走過這一段漫長的等家之路。兒盟統計了在案中的等出養兒資料發現,等家寶寶平均得等上一年,才能找到永遠的家;然而,這其中有超過七成為特殊需求寶寶,特殊狀況的等家寶寶們因為先天或後天因素,如:發展遲緩、健康問題、曾受虐或疏忽、曾被退養等,有別一般孩子,他們會有更高的特殊照顧需求。這一群的特殊狀況的等家寶寶找到家約需十四個月,比一般的出養兒多了兩個月以上的等家時間;進一步分析特殊等家寶寶的等家天數,約有五成五都已經等家一年以上了;約三成二等待超過一年半;一成一的孩子甚至已經等家超過兩年。兒盟每個月大概安置照顧40個孩子,白麗芳執行長表示,兒盟是以褓姆居家式照顧擔任孩子被收養前的中繼站,褓姆們平常除了幫助孩子建立依附、信任感外,更要視每個孩子的特殊需求提供必要協助,如早期療育、心理輔導、就醫等,所以,相較於安置機構,居家式照顧承擔的成本壓力也會較大。而除了每個寶寶狀況不同而產生不同需求的照顧成本,再加上特殊狀況的寶寶們等家時間又更長,照顧成本勢必就會再往上增加。再者,針對每個寶寶狀況不同,社工也需要花更多時間與各個照顧者溝通,褓姆們也承擔較大的照顧壓力。誠摯期待大家的愛心助養,提供孩子更穩定的資源,幫助這群孩子們早日找到合適的收養家庭。


hndlbrfv8433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編自市川拓司2003年小說的電影《雨妳再次相遇》,在韓國上映半個月,票房即打破韓片影史浪漫愛情片紀錄。導演李章焄認為,除了原著的知名度與孫藝真、蘇志燮的明星加持,韓版新增的歡樂元素,以及攝影、美術、音樂等製作團隊的配合,都是電影成功的主要因素。電影開場是李章焄新編的內容,安排孫藝真以溫柔旁白講述企鵝媽媽與兒子的「雲之國」故事,搭配溫馨可愛的動畫。「這是媽媽留給兒子的繪本故事,也是電影重要環節,所以請韓國動畫團隊製作,希望從第一分鐘開始,就有療癒的感覺。」另一方面,李章焄也重現許多日版電影的場景,例如百分百複製了有大量父子對手戲的廚房和餐桌。「日版電影的場景設計很棒,我尤其喜歡房子與院子相連的結構,所以決定延用。」但他強調,女主角的工作室是全新空間,「這是丈夫送給妻子的心意,也是妻子製作童話繪本給兒子,展現愛的重要場景。」不同於日版電影《現在,很想見你》中,用了許多篇幅敘述男女主角重新相愛,李章焄反而將重點放在男女主角高中的相遇與大學後的戀愛:「比起日版的電影,因為我先遇到了原著小說,所以還是想忠實呈現小說裡的氣氛和感受。」李章焄認為,原著是公認的純愛經典,他希望觀眾在欣賞《雨妳再次相遇》時,也能回憶起初戀時的種種美好。他保留了日版電影中騎腳踏車的橋段:「片中蘇志燮騎腳踏車載著兒子,在路上與高中女生默默地比賽誰騎得快,這樣的安排會讓觀眾更喜愛男主角的性格。」更多鏡週刊報導慧眼接拍新導演作品 蘇志燮的判斷標準好專業龍山寺好靈!他第一次當導演就由蘇志燮主演


hndlbrfv8433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 李立 產品在設計、開發過程中總是充斥著大大小小的問題。比如,主管可能會說:「我們產品必須滿足××這種類型的需求,你安排實現一下吧。」「競爭對手最近推出了一個新功能,我們的產品跟進一下?」營運同事可能會說:「我們最近剛推出的新版本,有很多用戶反饋不好用,你看下個版本怎麼改進一下?」開發工程師可能會說:「上次那個設計方案引入了一些新問題。用戶反饋群裡也在說,你看怎麼辦?」公司高層或合作夥伴可能會說:「我在用你們產品的時候遇到一個問題,特別不爽。你們趕緊解決一下!」產品人的日常總是不斷遭遇上述問題。如果我們沒有一套處理問題的有效方法,就會在解決問題時出現類似下面的狀況:◎解決方案全靠靈感、隨機呈點狀分布,沒有說服力。◎拆東牆補西牆,這邊問題一解決,那邊問題又冒出來。 ◎無法正確處理主管或同事對產品提出的意見建議,陷入「被動設計」的局面,做出一個「被需求」的無用產品。◎在與競爭對手過招的過程中,被對手的節奏帶著走,無法有力回擊、走出困境。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拿出一個漂亮的解決方案,不是因為缺少靈感或是別的什麼原因,而是方法不對。其實,所有這些看似棘手的狀況背後,都藏著一個普遍適用的應對法則。只要我們不斷練習,熟練運用這個法則,就能解決幾乎所有的產品難題。你可以在《決策的藝術》(詳見註1)一書中提到的PrOACT法則、麥肯錫經典培訓教材《金字塔原理》以及眾多思考者的著作中找到這個法則的蹤跡。在產品設計領域,我們可以把它定義為「問題→拆解→方案→結論」4步法則。其具體操作步驟是:註1:約翰・S. 哈蒙德著,PrOACT指問題(Problem)、目標(Objectives)、可選方案(Alternatives)、結果(Consequences)和權衡(Tradeoffs)5個要素的縮寫。第1步》定義問題:通過弄清「問題背後的目標是什麼」,進而弄清「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如果目標定義得不準確,就會使一個原本可以被回答的問題變得無法解答。第2步》拆解問題:將複合問題拆解成可以被回答的元問題;元問題的判斷標準是能夠直接導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拆解過程遵循MECE法則(詳見註2)。第3步》導出方案:根據元問題,一一導出解決方案。第4步》評估得出結論:比較解決方案之間的優劣,做出取捨、得出最終的結論。上面4個重要步驟中,又數第1步最重要。可以說,90%的方案錯誤都是因為沒找到真正的問題,或是在執行中遺忘、偏離了真正的問題。主管說產品必須滿足某種需求,競爭對手的新功能要不要跟進,用戶或客服反饋產品有問題、不好用,所有問題都可以一步步追問下去,直到問出真正的問題。例如,產品不好用的話,究竟是哪裡不好用?具體在什麼時間、地點,為了達成什麼目標而使用?使用的時候遇到了什麼情況?這種情況背後的真正問題是什麼?這個問題是否已知?如果未知又可以歸類到哪個模塊去解決?只要用4步法則持續追問下去,答案就會自動浮現出來。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某開發工程師接到的開發任務中有一個UI動畫效果的需求,他研究後發現,要達到需求要求的效果預計會耗費一週左右的開發時間,大大超出了任務的時間預期。這時他面對的真正問題是什麼?如果他認為是「時間與任務量不匹配」的問題,他可能會向項目組申請增加開發時長或增加人力協助等。但如果他能追問下去、看到「UI動畫效果只是表現層,它服務於底層需求,真正的方案是由需求導出的」,他可能就會換一種方式和團隊溝通,確認「為什麼一定要做它,換一種低時間成本的方案實現另一種效果是不是可以」。同一現象,問對問題,處理方案截然不同。再看一個稍難些的例子,俞軍(詳見註3)在PMCAFF社區拋出的關於滴滴拼車的問題:「如何讓用戶更多地使用拼車功能?」第1步》定義問題Q1:問題背後的目標是什麼?A1:從問題分析,追問「為什麼滴滴想要讓用戶更多地使用拼車功能」,進而排除那些已經常用滴滴的用戶,明確其目標在於「為滴滴平台拓展用戶群」。Q2:用戶是誰?A2:排除掉在時間允許時使用拼車的快車用戶,主要目標用戶群定位在那些使用大眾交通的用戶,不想坐公車、地鐵又想相對低成本出行的用戶。Q3:這些用戶包含哪幾類?滴滴想要爭取的目標用戶是誰?A3:包含沒體驗過滴滴拼車的用戶、體驗過但已流失的用戶、體驗過且未流失的用戶(流失用戶可根據未使用時長定義);滴滴想要爭取的目標用戶是前兩類用戶(後面統稱為「目標用戶」)。Q4:爭取到目標用戶後,是否希望他們持續使用?A4:是的,希望他們持續使用。Q5:所以,真正的問題是什麼?A5:真正的問題是,通過什麼產品方案可以讓更多目標用戶改用或重用滴滴拼車功能,並持續使用下去?第2步》拆解問題Q6:真正的問題包含了哪些子問題?A6:子問題有: Q6-1:如何讓目標用戶知道滴滴拼車現在具有很高的出行性價比? Q6-2:如何改變目標用戶選擇公車出行的行為習慣,轉而嘗試體驗(或再次體驗)拼車? Q6-3:如何讓目標用戶在體驗拼車服務的全過程中獲得滿意體驗,進而願意下次繼續使用?以上問題中,Q6-1、Q6-2屬於用戶「認知層」的營運問題,我們將在後文中再詳細拆解,這裡僅繼續拆解Q6-3:Q6-3-1:拼車全過程包含哪些環節?A6-3-1:行程前、行程中、行程後。Q6-3-2:所有環節中存在哪些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A6-3-2:行程前:聚焦於預期,影響因素包括價格預期(不確定動態定價的浮動程度)和時間預期(不確定拼車會不會額外花費很多時間);行程中:聚焦於實際體驗,影響因素包括擔心因拼車造成繞路引起的價格增加,感覺全程額外消耗時間的長短(等待同行人的時間)、乘車的舒適度和社交意願;行程後:聚焦於結果,影響因素包括實際花費的拼車價格和感覺中全程花費的總時長。以上,拆解到Q6-3-2這個問題後,我們還必須圍繞價格和時間兩大因素,發起最後一輪總結性追問:Q6-3-2-1:價格問題的本質是什麼?A6-3-2-1:本質是動態和增幅,即「下單前的預期問題」以及「擔心因拼車造成繞路引起的價格增加」。Q6-3-2-2:時間感受的本質是什麼?A6-3-2-2:人們對時間的感知永遠是相對的。所以本質上是「拼車額外增加的時間」相對於「總行程時長」的比率決定了用戶對「拼車額外消耗時間」的感知。基本上問題拆解到這個程度,就可以導出方案了。第3步》根據元問題,導出解決方案針對A6-3-2-1導出「一口價」方案。因為主要問題是價格的動態和增幅,最佳方案當然是固定價格。這樣用戶既不擔心因他人加入引起繞路加錢,也在下單前有一個確定的價格預期。針對A6-3-2-2導出:1、遠距離拼車,即「跨城」拼車方案。2、交通集散地拼車,即「機場、火車站、汽車客運站」拼車方案。因為主要問題基於「拼車額外消耗時間」的感知,而「感知=拼車額外增加時間/總時長」,最佳方案應聚焦於縮短「拼車額外增加的時間」,或拉長「總行程時長」。縮短「拼車額外增加的時間」的最佳方案是直接同一出發地或同一目的地,拉長「總行程時長」的最佳方案則是匹配遠距離拼車。第4步》評估方案得出結論事實上,細心的讀者一定可以發現,在導出方案的過程中,其實並沒有針對行程中「舒適度」或「社交意願」等因素導出方案,也沒有考慮如何才能減少「等待同行人的時間」,因為這些因素非常依賴於司機和乘客的主觀行動,相對不可控。另外,我們也沒有針對價格因素提出燒錢降價的方案,因為那簡單粗暴,根本不需要產品設計和思考,不在我們的討論範疇之內。通過上面的案例分析,相信大家能感受到一點4步法則的魅力。※書籍簡介_騰訊產品法:微信、QQ的互聯網行銷戰略 作者:李立 出版社:Smart智富 出版日期:2018/03/28【更多報導】「我付了錢,罵兩句很正常啊」一個餐廳奧客的啟示:一個人的人品,看他對服務生的態度最準 ※本文由商業周刊網站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徵召蘇貞昌為保賴清德 陳菊在地風格、憲政高度和民進黨自我救贖 揭密中國最低調富二代 從基層做起20年  成為有錢人之前,先像有錢人 卡管已百日 教育部長你想好下一步了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ndlbrfv8433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 洪雪珍/商周網站專欄作家 有一名男主管經常在辦公室破口大罵,嚇得屬下噤若寒蟬,有的還會到躲進廁所崩潰大哭。因此,只要男主管在房間裡大吼一句,某某人,給我過來!某某人就渾身發抖,心想完了,又是哪裡被抓包,這下子非被罵上一小時不可。 反擊成功有一天,一名女屬下被叫進去,一開始的情況是一樣的,只聽到男主管不斷的怒吼,詆毀謾罵、人身攻擊,不堪入耳,不過大家習以為常,仍舊工作不斷。可是過了一陣子,一反往常,突然聽見女生的尖叫聲與哭喊聲,接著看到女屬下衝出房間,對著大家大聲說:「他要強暴我!」女屬下披頭散髮、衣衫凌亂,胸口的扣子打開,其他同事無不傻住,你看我,我看你,遲疑幾秒鐘。其中一名屬下見機不可失,趕緊上樓請老闆過來,眼見為憑,二話不說,男主管當下就被開除!沒錯!這名男主管被誣陷了,但是那又如何?所有屬下都認為他罪有應得,從此大家獲得自由,再也不必恐懼不安,深怕一個不小心,心靈再度受創、自尊再度被打擊。而老闆也因此獲得教訓,再聘新主管時,特別重視對方的情緒智商。在職場裡,一直充斥著高衝突人格者,可惜一般人苦於缺乏有效的辦法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尤其對方是老闆或主管,對於一般人擁有工作的生殺大權,情況更是無解。 被霸凌的人,是有價值的好人後來,我再幫大家看另一本書〈反擊:終結職場霸凌〉,藉著此文分享心得,不妨參考。上次我推薦的是〈別等到被欺負了,才懂這些事〉一書,比較起來,〈反擊:終結職場霸凌〉這本書提供的方法更加短期見效。以下是精彩摘要:當然,沒有人應該被欺負,這些高衝突人格者就是想欺負人,找人下手,他們只是在找對象,所以不是被欺負的人哪裡有錯。即使如此,你有注意到嗎?工作環境裡,總有一些人容易被欺負,為什麼?這些人之所以成為被霸凌的對象,有以下三個共同特質:1. 忽略警訊 2. 擁有惡霸需要的東西 3. 默默忍受不當對待也就是說,被霸凌的對象是有利用價值的老實好人,對方不過在利用霸凌拿走好人身上有價值的東西。在過程中,惡霸會設局,只對自己霸凌,對別人完全不是這個樣,尤其是對老闆或主管,看起來可是能力強且事事順從,不見得像上面那位罵人的主管。這也是為什麼當自己清醒過來時,旁邊既沒有盟友,就算告向老闆或主管,也得不到支持,甚至會從此黑掉。 解決方法:提出問題!因此,別指望有人支援,尤其是高階或老闆,相反的,這是一場自己的戰爭!而且一定要動手趕走對方,否則對方不會善罷干休,不會自動離開。所以,必須懂得反擊!一開始,自己要有能力辨識對方設下的陷阱,提高警覺性,在第一時間讓對方縮手,不再繼續下去。為什麼第一時間如此重要?因為對方在試探,不能讓他發現自己是個可獵捕的獵物;其次,其他同事也在察言觀色,決定西瓜偎向哪一邊,絕對不能讓這個不利的氛圍形成。怎麼做?針對對方挑釁的言語,不要中了他的套,跟著玩起他的遊戲,還玩得奇爛無比,像是被激怒,反唇相譏,或重重甩門表示憤怒,那只會讓自己看起來果然是個麻煩人物,也將對方的霸凌加以合理化。相反的,做幾次深呼吸,冷靜下來,然後只要做一件事:提出問題!霸凌者:「你這個豬!」自己:「哪個品種?」霸凌者:「你需要換一位髮型設計師!」自己:「你想介紹哪一位?」霸凌者:「開玩笑的!」自己:「真的嗎?」當自己不斷提問,局面就從此翻轉,變成對方必須回答,對方就會結巴答不出來,或是強詞奪理說不該說的話,看在其他人的眼裡,就可以確定是對方有問題,而你不同,你的態度良好,一再寬容對方的無理行為。光是提出問題,就能對方輸得難看,知道你不好惹,下次就不敢再挑你下手。 針對主管或老闆,提出請教!是的,從提出問題的那一刻起,就是明白地向對方宣戰!不過,對方如果是主管或老闆,提出的問題必須稍做調整,不要失去信心,請帶著請教的態度,就事論事,順著他的質問,重複他的問題,把問題再拋回去給對方。主管:「你到底在報告什麼,我都聽不懂!」自己:「請問您哪裡沒有聽懂?我可以再報告一遍。」主管:「你是沒有帶腦袋來上班嗎?」自己:「請問您認為,我哪裡沒有思考清楚?下次我可以再周全一些。」就算是霸凌者,都有固定的套路,請仔細回想,對方都習慣性說哪些話、做哪些行為,針對它們,怎樣的提問可以喊停。第一次提問時,一定不熟練,但是只要開口了,就要覺得自己好棒棒,跨出這一小步就是反擊的一大步。慢慢地,多講幾次就熟練,跟著會發生一個奇妙的結果:從此,改變你們的相處模式!倘使「提出問題」這個方法還無法終止對方的霸凌,就錄音!把這些錄音收集起來,也把事件一一紀錄下來,如果想要繼續留在原職,就只要寄給人資主管及老闆;如果不想要待在這家公司,而且認為公司不會處理,那麼還可以寄給政府單位的勞動局。職場霸凌,無法終止;但是針對自己的霸凌,從今天起,對它喊停! 【更多報導】不只是婚宴,連拍婚紗都省了…窮,讓現代年輕人,不得不務實!※本文由商業周刊網站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徵召蘇貞昌為保賴清德 陳菊在地風格、憲政高度和民進黨自我救贖 揭密中國最低調富二代 從基層做起20年  成為有錢人之前,先像有錢人 卡管已百日 教育部長你想好下一步了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ndlbrfv8433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图片
图片

hndlbrfv8433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图片
图片

hndlbrfv8433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图片
图片

hndlbrfv8433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图片
图片

hndlbrfv8433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